一般将能引起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。攻击性行为表现为: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,采取打人、咬人、抓人、踢人、冲撞别人、夺别人东西、扔东西等方式,引起同伴或成人与他对立和争斗。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,但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父母。攻击性行为以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,到学龄期就日渐减少了。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,有多种解释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,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结果。行为学派则认为。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,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。攻击性行为与父母的教育和期望有关。社会对男子角色的期望之一是强悍有力,对男孩的攻击性行为也较多宽容。经常受到父母体罚的儿童,倾向于崇尚武力,习惯于用“武力”解决问题,攻击性行为较多。此外,攻击性行为与儿童身体活动能量过剩,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等因素有关。 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
上一篇
父亲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
下一篇
父亲应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
怀孕早期阴道出血的原因
- 饮食 • 2025-11-05
准妈妈孕吐是胎儿的自卫反
- 饮食 • 2025-11-05
孕期吃核桃给宝宝补脑每天
- 健康 • 2025-11-04
防辐射服只是一种心理安慰
- 饮食 • 2025-11-04
育儿推荐
家长普遍关心的儿童视力问题,这个年龄...
- 0-1岁 • 2025-11-05
导致孩子肥胖的几大因素
- 1-3岁 • 2025-11-05
远离可怕的“小儿推拿”,婴儿摇晃综合...
- 知识 • 2025-11-05
孕期体育锻炼能改善体重增长吗
- 孕期 • 2025-11-04
流产前的征兆与防治措施
- 孕期 • 2025-11-04
育儿聚焦
宝宝零食千万款 舌尖安全第一条
- 3-6岁 • 2025-11-04
慎!吃错食物会夺走“孕气”
- 饮食 • 2025-11-03
男性气血两虚导致不育的中医食疗
- 备孕 • 2025-11-03
宝宝多大可以吃水果?
- 饮食 • 2025-11-03
洗澡有讲究 做好了会提高宝宝智力
- 知识 • 2025-11-02